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慧眼读城】第二辑 | 慧眼读城之即墨篇

2017-11-03 Huiyan&QUPDI JIL 青岛规划研究


【百度慧眼聚焦青岛规划】【百度慧眼青岛规划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】



2017年10月30日即墨撤市设区正式挂牌。这是自1989年撤县设市以来,即墨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,标志着千年商都正式跨入“即墨区”的新时代。

“百度慧眼青岛规划联合创新实验室”结合百度大数据和统计资料,对即墨空间形态、产业构成、人口画像、交通运行等方面进行解读,从多个维度反应了城市发展脉络、区域间联系强度和发展差异、人口画像与产业模式关系。




总体概况





1印象即墨

即墨人文景观


即墨,始建于春秋,墨古名邑;秦统天下,即墨成为胶东半岛政治经济中心。近代,烟台、青岛于北南先后开埠,迅速崛起,即墨式微。

即墨拥有龙山文化、大汶口文化等精品荟萃的历史遗存、183公里长的海岸线以及20余座山脉。城市中部,墨水河与龙泉河交汇,形成了几字型的河岸景观格局,成为即墨中心地区最为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。


即墨区位交通

即墨是青岛、烟台、威海联系的必经之地。胶济、蓝烟铁路横穿境内西部,济青高速、青新高速纵贯全境,距流亭国际机场不足15公里。境内还有鳌山、女岛两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,拥有便利的海陆空交通网络。

即墨城市用地布局

      即墨城市沿交通干线带状拓展的趋势明显,形成了单中心、极化发展、点轴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,目前正处于城市框架的拉伸阶段,随着地铁11号线建成通车,蓝色硅谷地区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。


2经济产业及设施布局



即墨GDP从2001年的132.95亿元,增加到2016年1180.48亿元,人均GDP为97198元,年均增长率近16%。但同时,以青岛为龙头的环湾城市胶州、平度、莱西等,在经济发展上都加快了追赶的脚步,GDP总量与即墨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。


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,凭借2000年以来市场业和民营工业经济的发展,即墨从2000年的第47位攀升到2016年的17位,排名在波动中逐步增长。








青岛各行政区人均GDP(万元/人)

即墨人均GDP分布




2001年到2016年即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从17.6:45.7:36.7转变为4.9:53.8:41.3,基本完成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的转化。二产当中纺织服装服饰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构成即墨四大主导产业,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,而纺织服装业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。


即墨工业总产值分布比例


即墨产业布局呈现一心两轴多点的发展态势,即以即墨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北沿烟青一级路发展轴的城区、龙泉街道、灵山镇形成南北向发展轴,向西沿济青高速和胶济铁路交通走廊的蓝村、大信镇形成东西向发展轴,产业发展交通导向性明显。中心城区产业在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都有拓展,尤以向南和向西拓展最为明显,向南则对接城阳区,向东与蓝色硅谷的联系目前相对较弱,即墨与城阳协同发展趋向性明显。


     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中心,城乡发展不均衡,中心极化明显。




人口画像


1城市人口画像



即墨常住人口和工作人口在青岛市各行政区中仅次于城阳区、市北区,居第三,是青岛常住人口和工作人口大区。其中常住人口占全市11.59%,工作人口占全市的11.06%。即墨地域广阔,常住人口城乡分布差异大,现有的人口聚集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城区及大沽河沿岸(临近农业大学)区域,但没有形成明显的高密度中心人口圈层。而东部的重点发展区蓝色硅谷仍处于发展期,人口占比较少。



即墨常住人口分布


即墨工作人口分布


即墨核心区常住人口主要沿龙泉河两侧分布。通过即墨区岗位分布图可以看出,即墨区的产业较为分散,尚未形成大型的工业区或商业区。区域内没有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,导致本土的产业生态更偏向以私营、小规模的商业、零售业、家庭作坊式轻工业、手工业。即墨小型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约60%;且基本存在产业低端环节,以生产中间产品为主,产业附加值不高。


虽然即墨区小商品批发零售业、小型工业等产业发达,但缺少金融保险、商务服务、科技研究等高端服务业的特征已经制约了即墨区的发展。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,即墨被称为中国针织名城,而即墨传统优势行业——针织行业利润率仅为4.8%。产业低端化使即墨在青岛各区市指标评价中总体处于中后水平。


即墨核心区常住人口分布



即墨核心区工作人口分布

即墨核心区客流热力变化


从学历水平、拥车水平、收入水平三个维度来评价即墨社会发展水平。可以看到: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中,即墨在青岛原七区五市中仅排名第11位,有车人群占比排名第10位,收入在8000元以上人群排名第10位,综合排名第10位。这反映了家庭作坊式产业的弊端:区域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,且外部资本较少,经济缺乏“强心针”。总体看来社会经济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。




青岛各区市社会发展评价

2即墨服装城、烟青路蓝鳌路商业区人口画像分析


       即墨服装城片区位于即墨城区西部,临近即墨北站,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,建筑面积36.5万平方米。周边配套仓储、货运等完善物流服务设施,交通出行便利。区域内商业设施以购物为主,占到POI总量的80%,用地性质单一。

       服装城片区居住人口1661人,岗位1.43万,职住比8.59,岗位高度集中,与服装批发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一致。受到营业时间影响,客流出行集中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,且“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”,早上7点之后,客流迅速攀升,至11点达到全日最大峰值,下午4点,客流又迅速下降,全日客流总体呈现单波峰形态,工作日最大瞬时客流达到6000人次。

       客流出行出行时间集中在15-16点,出行距离多在15km以内,说明服装城批发以服务周边区域为主。




服装城客流热力变化

服装城片区客流时变


服装城片区工作日出行距离分布



烟青路蓝鳌路商业区位于鹤山路以南、大同街以西、振华街以北、朝阳路以东,面积1.01平方公里,区域内以商业、教育、居住用地为主,龙泉河、墨水河流经此处,美食和购物类型占POI总量的77%,商业配套完善,用地开发成熟。

区域内工作人口1.26万,居住人口1.72万,职住比0.73,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,属于岗位聚集区。工作日客流呈现双波峰形态,最大峰值出现在12点,最大瞬时客流达到15000人次,节假日客流波动不明显,且工作日客流量大于节假日,说明该区域仍以通勤客流为主。

客流出行距离多在15km以内,从早上9点开始至夜间20点,客流规模均保持在10000人次以上高强度水平,从出行距离看,客流主要以即墨区内为主,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成熟的商业配套,使其成为即墨百姓休闲、购物的好去处。


烟青路蓝鳌路商业区热力变化

烟青路蓝鳌路商业区客流时变

烟青路蓝鳌路商业区工作日出行距离分布

交通运行



2017.3-2017.9各行政区高峰平均拥堵指数排行



根据百度地图发布2017.3-2017.9月全市拥堵指数,即墨排第8,平均高峰拥堵指数为1.07,整体运行状况良好。


       工作日平均拥堵指数(1.08)高于周末(1.03),周五为一周最堵一天,周日最为顺畅。工作日早晚高峰出行特征明显,平均早高峰拥堵指数(1.11)高于晚高峰(1.05)。


2017.3-2017.9即墨高峰平均拥堵指数排行



2017.3-2017.9即墨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拥堵指数  

       蓝鳌路、鹤山路、文化路、烟青路为即墨区承担主要交通的主干路,交通压力较大,为通勤日早晚高峰常规拥堵路段,拥堵指数达到1.5以上。


通勤拥堵分布


即墨区与城阳区联系最为紧密,市内跨区出行中,即墨区与城阳区的交换量达8.5万人次,占即墨跨区出行总量的70%,其次为李沧区和胶州市。


工作日即墨跨区交换量(人次)





即墨跨区联系空间分布

结束语




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为即墨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,但同时面临人才层次提升、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。即墨撤市划区后应主动对接大青岛空间发展战略,加快融入以青岛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青岛都市区,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接受青岛中心城区产业辐射。今后即墨如何发展,“百度慧眼青岛规划联合创新实验室”将持续关注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